首页 >
诗文 >
安希范的诗 >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
霍公默留榻新斋索题斋额余以主人不饮而嗜茶为题曰醉茗而系之以歌。明代。安希范。 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其地更逢贤主人,岩山霍氏诸昆季。长公公默不善饮,独于茗汁有深嗜。念余衰惫困登陟,为余下榻苏劳瘁。书斋新构洁且清,欲署斋名乞题字。主人嗜茶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饮过七椀趣转佳,濯魄凝神便酣睡。乃知茶功胜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因题斋名曰醉茗,一笑颇全主人意。从今便欲谢曲生,尚念此生有风味。只恐重逢刘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应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废。一壶清醑一壶茶,醉醉醒醒各有致。
[明代]:安希范
少年饮兴亦颇豪,常苦量浅易成醉。狂饮不能倾一斗,百事昏昏半失记。
中年节饮渐嗜茶,好尚亦因衰壮异。顷缘采茶亲入岕,道傍偶尔得胜地。
其地更逢贤主人,岩山霍氏诸昆季。长公公默不善饮,独于茗汁有深嗜。
念余衰惫困登陟,为余下榻苏劳瘁。书斋新构洁且清,欲署斋名乞题字。
主人嗜茶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
饮过七椀趣转佳,濯魄凝神便酣睡。乃知茶功胜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
因题斋名曰醉茗,一笑颇全主人意。从今便欲谢曲生,尚念此生有风味。
只恐重逢刘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应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废。
一壶清醑一壶茶,醉醉醒醒各有致。
少年飲興亦頗豪,常苦量淺易成醉。狂飲不能傾一鬥,百事昏昏半失記。
中年節飲漸嗜茶,好尚亦因衰壯異。頃緣采茶親入岕,道傍偶爾得勝地。
其地更逢賢主人,岩山霍氏諸昆季。長公公默不善飲,獨于茗汁有深嗜。
念餘衰憊困登陟,為餘下榻蘇勞瘁。書齋新構潔且清,欲署齋名乞題字。
主人嗜茶為客供,采摘收藏得三昧。竹垆瓦□手自煎,溪水清于泉第二。
飲過七椀趣轉佳,濯魄凝神便酣睡。乃知茶功勝于酒,玉川先生真解事。
因題齋名曰醉茗,一笑頗全主人意。從今便欲謝曲生,尚念此生有風味。
隻恐重逢劉阮徒,搏虎雄心仍攘臂。應知啜茗可解酲,二者可兼不可廢。
一壺清醑一壺茶,醉醉醒醒各有緻。
唐代·安希范的简介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安希范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 安希范的诗(106篇) 〕
:
金朝觐
秋风落叶感星霜,辜负韶光春梦长。砚北随兄供笔墨,厨东呼嫂问羹汤。
劫当桓景都归命,礼据檀弓可勿殇。他日登高临眺处,天涯布奠一倾觞。
秋風落葉感星霜,辜負韶光春夢長。硯北随兄供筆墨,廚東呼嫂問羹湯。
劫當桓景都歸命,禮據檀弓可勿殇。他日登高臨眺處,天涯布奠一傾觞。
唐代:
元稹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無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無夢往還。
直到他生亦相覓,不能空記樹中環。
宋代:
释师观
唇上碧斑宾豹博,舌头当的帝都丁。
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唇上碧斑賓豹博,舌頭當的帝都丁。
頻呼小玉元無事,隻要檀郎認得聲。
:
倪元璐
乍似蛾穿出茧关,惭人丝锦索痴顽。不开后閤主投辖,几失藏舟天赐环。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诉朱殷。拚将髀肉填鞍债,耐看朝回马上山。
乍似蛾穿出繭關,慚人絲錦索癡頑。不開後閤主投轄,幾失藏舟天賜環。
多事角蹄占白黑,罪言肘手訴朱殷。拚将髀肉填鞍債,耐看朝回馬上山。
清代:
曾国藩
猴鹤沙虫道并消,谁分粪壤与芳椒?昨来皖水三河变,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践池边醪易醉,田横墓上酒难浇。
猴鶴沙蟲道并消,誰分糞壤與芳椒?昨來皖水三河變,堪痛阿房一炬焦。
勾踐池邊醪易醉,田橫墓上酒難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