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秋瑾的诗 > 九日感赋

九日感赋

[清代]:秋瑾

九日感赋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注释

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登楼:登高楼赋诗。

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公元177年(汉灵帝熹平6年),死于公元217年(汉献帝建安22年),“建安七子”之一。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美好时光。

九日感赋鉴赏

  《九日感赋》是作者1896年婚后初来湘潭不久而作。秋瑾远嫁他乡,离开了亲人,在佳节之时,心情格外地苦闷。九月九日她在堂上插上了茱萸,她在窗下提笔给妹妹写诗;她对菊遣闷饮酒;她登楼远望故居。但这一切都使她因更加怀念当初的欢乐生活,而愁肠“郁不开”了。诗反映了秋瑾初嫁后思乡的心情。

秋瑾简介

唐代·秋瑾的简介

秋瑾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女,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第一批为推翻满清政权和数千年封建统治而牺牲的革命先驱,为辛亥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提倡女权女学,为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

...〔 ► 秋瑾的诗(36篇)

猜你喜欢

癖性

宋代释文珦

癖性唯耽静,溪山占一坳。

小桥横独水,矮屋盖重茅。

日暮

清代夏曾佑

日暮江逾阔,秋深水不波。寒沙求食鸟,远浦挽船歌。

万物艰辛里,劳生感慨多。低回思作者,此意欲如何。

过天台

宋代王十朋

目逆神仙路,丹成未暇跻。雪深封佛垄,云暗锁桃溪。

流水无还有,乱山高复低。欲寻刘阮洞,归路恐成迷。

绿珠词

江源

主家富敌国,金谷年年春。楼台艳罗绮,交疏镂檀沉。

黄金易歌笑,明珠买妾身。火浣裁舞衣,珊瑚如拆薪。

芦沟晓月图

元代陈高

芦沟桥西车马多,山头白日照清波。毡庐亦有江南妇,愁听金人出塞歌。

余初除西掖适斋惠诗以二甥相继縯纶为喜安行

楼钥

漕台生处寝之床,丛桂还分一叶芳。

红药阶边怀老谢,桃花观里忆刘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