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洛阳陌

洛阳陌

[唐代]:李白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洛阳陌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个面白如玉的是谁家的少年郎?他已回车过了天津桥。

在城东的大道上看花,惊动得洛阳人都来看他。

注释

洛阳陌:亦名“洛阳道”,古乐曲名。属横吹曲辞。

白玉:喻面目皎好、白晰如玉之貌。

白玉谁家郎:用的是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晋书·潘岳传》记载:“(潘)岳美姿仪,辞藻绝丽,尤善为哀诔之文。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车而归。”

天津:洛阳桥名。在洛水上。

东陌:洛阳城东的大道,那里桃李成行,阳春时节,城中男女多去那里看花。

用潘岳典。《世说新语·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梁简文帝《洛阳道》:“玉车争晓入,潘果溢高箱。”

参考资料:

1、昌炳兰编著 .历代名人咏洛阳 :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1年04月第1版 :67-68 .

2、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196-197 .

洛阳陌创作背景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6-197

洛阳陌鉴赏

  《乐府诗集》卷二十三列于《横吹曲辞》,梁简文帝、沈约、庚肩吾、徐陵等有《洛阳道》,皆写洛阳士女游乐之事。李白始题《洛阳陌》。萧士赟云:“《乐府遗声》都邑三十四曲有《洛阳陌》。”李白诗沿旧乐府题旨,当作于开元二十三年(735)游洛阳时。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借用西晋文人潘岳在洛阳道上的风流韵事,描绘出一幅洛阳富家子弟驾驶宝马香车、驶于天津桥忽转城东看桃李的景致。

  “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描绘出白玉郎本不想惊动世人,观赏桃李花美时却惊动洛阳人的热闹纷纭景象,可谓春风得意,时代万人迷。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雪霁同涤尘至黄龙洞

李冰若

小别经三月,重游阅十年。竹深藏古寺,雪霁涨新泉。

黄泽祈无竭,红梅待吐妍。徘徊旧池畔,不分已华颠。

山居杂兴

明代胡梅

支遁长松见者稀,松边刚试薜萝衣。

随来独鹤相依久,几度开笼不肯飞。

次水心先生雁山韵

释元肇

方壶圆峤神仙经,远不可到虚其名。东嘉自古山水郡,往往俗驾回山灵。

了知天地不终惜,雁荡殿出集大成。辋川无人王宰死,五日十日徒劳形。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 其四十三

清代姚燮

秦尘起关朔,西挟太行走。排风入东界,齐鲁遍苍狗。

高天挂木叶,白日堕星斗。奔车陷低穴,惊马折其首。

正月四日喜许氏女得甥

明代沈周

汝寡无丁男,托命惟一女。活世真废人,盲瘖无乃是。

今年女有育,正月利弧矢。乃是四日生,六日方闻喜。

晏坐信笔二首 其一

陈振家

孤根悬绕托岩屏,寸土得生真福庭。未敢恃才轻命数,岂将俗理诘苍冥。

溪山久处有清气,人事多争损性灵。自落天涯无挂碍,吟魂欲共远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