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陵城曾在日暮的景色伴着浮动的云,也在秋声里陪着落日。
这世上有无数的丹青圣手,可都画不出内心的伤感。
注释
金陵:今南京。
晚翠:日暮时苍翠的景色。
秋声:秋天自然界的声音,如鸟虫叫声,风声。欧阳修有《秋声赋》,以各种比喻描摹秋天的声响。
丹青手:画师,画工。丹青,图画。
鉴赏
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高蟾简介
唐代·高蟾的简介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诗(32篇)〕猜你喜欢
-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出自 宋代 晏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离多最是,东西流水,终解两相逢。
-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 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殷勤花下同携手。更尽杯中酒。美人不用敛蛾眉。
出自 宋代 叶梦得: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
-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出自 宋代 陈亮: 《虞美人·东风荡飏轻云缕》
-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出自 五代 李璟: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