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若渴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贤:有才能的人。形容寻求优秀人才心情十分迫切;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
出处《隋书 韦世康传》:“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
例子求贤若渴,从柬如流。(《宋史 窦贞固传》)
基础信息
拼音qiú xián ruò kě
注音ㄑ一ㄡˊ ㄒ一ㄢˊ ㄖㄨㄛˋ ㄎㄜˇ
繁体裘賢若渴
正音“渴”,不能读作“hē”。
感情求贤若渴是褒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辨形“渴”,不能写作“喝”。
近义词爱才如命、求贤如渴
反义词嫉贤妒能
英语seek talent with eagernes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痛定思痛(意思解释)
 - 令人神往(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起兵动众(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平淡无奇(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黄雀衔环(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驾轻就熟(意思解释)
 - 进进出出(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求贤若渴的意思解释、求贤若渴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倚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卖弄老资格。多形容摆老资格;轻视别人。 | 
| 定时炸弹 | 由计时器控制、能在预定时间自动引爆的炸弹。比喻潜伏的危机。 | 
| 聋者之歌 | 聋者学人唱歌,却听不到歌声,无以自乐。形容模仿别人的行为,实际上并不了解其中真义。 |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 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 不在话下 | 原多用于旧小说中;表示故事暂告一段落;转入别的情节。现多指事物轻微;不值得说或事情当然是这样;用不着说。 |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