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藏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例子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长孙无忌等诸诛志冲。上手诏:‘五岳陵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
基础信息
拼音nà wū cáng jí
注音ㄋㄚˋ ㄨ ㄘㄤˊ ㄐ一ˊ
繁体納汙藏疾
感情纳污藏疾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纳污含垢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上气不接下气(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学以致用(意思解释)
 - 自我批评(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理直气壮(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勤学苦练(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纳污藏疾的意思解释、纳污藏疾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 前因后果 | 佛教讲;先前种什么因;后来就结什么果;指事情发生的起因和它的结果。指事情的全部过程。 |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 叫化子 | 乞丐。 | 
| 不翼而飞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 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