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污藏疾的成语故事


纳污藏疾

拼音nà wū cáng jí

基本解释纳:接受;疾:弊病,缺点。包藏容纳罪过缺失。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暂未找到成语纳污藏疾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纳污藏疾)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丝不苟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节用裕民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莫衷一是 清 吴趼人《痛史》第三回:“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多才多艺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日日夜夜 洪深《青龙潭》第二幕:“这里,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车的晕倒在水车上。”
想望丰采 《明史·冯琦传》:“数陈谠论,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眷倚。”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半吊子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识字知书 清·李渔《奈何天·虑婚》:“莫说别个,就是阙忠辈呵,一般也貌昂藏,识字知书,怎奈这命低微,执镫随鞭。”
春冰虎尾 《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