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尽弃的成语故事


前功尽弃

拼音qián gōng jìn qì

基本解释以前的功劳、成绩完全丢失;或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今又将兵出塞,过两周,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前功尽弃的典故

战国末年纵横家苏厉去游说周郝王去阻止秦国的大将白起进攻魏国都城大梁,如果大梁不保,周王朝就危险了。并举楚国名将养由基百发百中的例子,前边99次都中了,只要一箭不中就前功尽弃了。白起没有理会苏厉的话,继续进行兼并战。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前功尽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默默无闻 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经帮纬国 唐·李世民《授长孙无忌司徒诏》:“是以经邦纬国必俟曹之勋,燮理阴阳允归锺华之望。”
吉星高照 陈残云《热带惊涛录》:“那是他在香港当学徒时刺上的,带有‘吉星高照’之意。”
卬首信眉 《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是非口舌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若是为田地上坏了手足亲情,到不如穷汉赤光光没得承受,反为干净,省了许多是非口舌。”
从俗浮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感。
艺高人胆大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6回:“这正是艺高人胆大。蒋爷竟不慌不忙的答道:‘实是半路出家,何必施主追问呢?’”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杨柳依依
视微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