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卓火传传经堂歌
寄赠卓火传传经堂歌。清代。陈恭尹。 卓侯寄我一尺书,细行小字千言馀。开缄意气溢毫楮,烟云缭绕生吾庐。鸟翼欲搏南溟浪,剑锋直射牛斗墟。不平之鸣有若此,何况龙光凤彩扬天衢。伊昔休明代,朝野交驩虞。公卿折节下韦布,草野高谈皆庙谟。天南地北未相见,一字若得隋侯珠。故家文献今未坠,君门累叶名通儒。况闻忠烈有令祖,月黑归家夜骑虎。燕山潜邸龙未飞,一流南移真逆睹。终知神器固天授,不惜麋躯共殉主。文皇儿戏视方黄,独谓先生言可取。时殊世易三百年,儿孙尚守高曾矩。堂开吴越号传经,四方投赠诗盈庭。吾闻六经之传有明晦,时晦则晦明而明。壁于秦火出于汉,蝌蚪尽作丝竹声,至今大义如日星。善传善述必有以,请君为我侧耳听,请君为我侧耳听。
[清代]:陈恭尹
卓侯寄我一尺书,细行小字千言馀。开缄意气溢毫楮,烟云缭绕生吾庐。
鸟翼欲搏南溟浪,剑锋直射牛斗墟。不平之鸣有若此,何况龙光凤彩扬天衢。
伊昔休明代,朝野交驩虞。公卿折节下韦布,草野高谈皆庙谟。
天南地北未相见,一字若得隋侯珠。故家文献今未坠,君门累叶名通儒。
况闻忠烈有令祖,月黑归家夜骑虎。燕山潜邸龙未飞,一流南移真逆睹。
终知神器固天授,不惜麋躯共殉主。文皇儿戏视方黄,独谓先生言可取。
时殊世易三百年,儿孙尚守高曾矩。堂开吴越号传经,四方投赠诗盈庭。
吾闻六经之传有明晦,时晦则晦明而明。壁于秦火出于汉,蝌蚪尽作丝竹声,至今大义如日星。
善传善述必有以,请君为我侧耳听,请君为我侧耳听。
卓侯寄我一尺書,細行小字千言馀。開緘意氣溢毫楮,煙雲缭繞生吾廬。
鳥翼欲搏南溟浪,劍鋒直射牛鬥墟。不平之鳴有若此,何況龍光鳳彩揚天衢。
伊昔休明代,朝野交驩虞。公卿折節下韋布,草野高談皆廟谟。
天南地北未相見,一字若得隋侯珠。故家文獻今未墜,君門累葉名通儒。
況聞忠烈有令祖,月黑歸家夜騎虎。燕山潛邸龍未飛,一流南移真逆睹。
終知神器固天授,不惜麋軀共殉主。文皇兒戲視方黃,獨謂先生言可取。
時殊世易三百年,兒孫尚守高曾矩。堂開吳越号傳經,四方投贈詩盈庭。
吾聞六經之傳有明晦,時晦則晦明而明。壁于秦火出于漢,蝌蚪盡作絲竹聲,至今大義如日星。
善傳善述必有以,請君為我側耳聽,請君為我側耳聽。
唐代·陈恭尹的简介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 陈恭尹的诗(1197篇) 〕
清代:
丘逢甲
七百年来掩尘土,石与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许人?
乃是紫虚仙人四世孙。宅在梅州州北门。眼前不见大夫宅,止见大夫下马石。
七百年來掩塵土,石與大夫俱氏古。大夫何許人?
乃是紫虛仙人四世孫。宅在梅州州北門。眼前不見大夫宅,止見大夫下馬石。
宋代:
陈舜俞
浅深秋色看红叶,高下人烟入翠微。
过岭已怜云满{革登},穿林宁恨露沾衣。
淺深秋色看紅葉,高下人煙入翠微。
過嶺已憐雲滿{革登},穿林甯恨露沾衣。
明代:
邵宝
春残才作探春行,古寺寻僧懒问名。近海景多频立马,对花情剧更闻莺。
镜湖敢乞君分赐,宝地偏教佛主盟。却忆江南如画里,万峰青接水边城。
春殘才作探春行,古寺尋僧懶問名。近海景多頻立馬,對花情劇更聞莺。
鏡湖敢乞君分賜,寶地偏教佛主盟。卻憶江南如畫裡,萬峰青接水邊城。
清代:
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胜花。剪似春罗碎,翩如綵蝶斜。
白头簪不可,素手赠谁家。砚侧间相映,光含一点霞。
射幹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明代:
林熙春
为赋初衣愧不才,宁云几动见几回。起家忠谏劳天语,一字千金换不来。
為賦初衣愧不才,甯雲幾動見幾回。起家忠谏勞天語,一字千金換不來。
元代:
谭处端
舍俗修行,超尘归素。安恬寂淡忘思虑。颠狂猿马锁空房,灵源一点常教住。
莫觅金翁,休搜龙虎。清清闲暇逍遥做。慧风吹散岭头云,一轮月照曹溪路。
舍俗修行,超塵歸素。安恬寂淡忘思慮。颠狂猿馬鎖空房,靈源一點常教住。
莫覓金翁,休搜龍虎。清清閑暇逍遙做。慧風吹散嶺頭雲,一輪月照曹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