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梅尧臣的诗 > 依韵答宋中道

依韵答宋中道

[宋代]:梅尧臣

朝回思见子,疲马不及换。

入门呼僮仆,鸡犬屡鸣嚾。

中厨尚青烟,知未毕晨爨。

曾不留我餐,忍馁固已惯。

一接道德言,尘坌洗鄽閈。

复出新录书,令人再三叹。

史汉抉精深,文字光粲粲。

虽然饥肠鸣,耽读忽忘肝。

乃惭素所学,掇拾得浅懦。

穷年诵读人,呷呷类鹅鹳。

较量功实倍,要捷未能半。

麤行与细注,健笔凌东观。

天马万里行,筋骨在蹄腕。

不知始何时,方册已盈案。

譬如涉大海,只见波漫漫。

嗟哉勤且敏,固合处文翰。

九阍未迹历,重云若蔽捍。

蓬瀛咫尺间,将度石桥断。

昔为蛟龙腾,今为野鼠窜。

我亦失其宜,朝出不暇盥。

碌碌食廪为,区区升斗筭。

褊衷诚未堪,欲说虑辞曼。

强希高远踪。终作俗嵬唤。

家匮儿女大,裙襦不遮骭。

既穷懒往还,荣悴异菼薍。

老松唯霜知,古布直火浣。

当期心所照,非效目所翫。

蒙评芜累音,亦发颜背汗。

铅刀况易缺,徒假以金焊。

他人焉可欺,适足见谩谰。

来章特美好,愿镂青玉段。

梅尧臣简介

唐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885篇)

猜你喜欢

和张自行过城南作画

明代钱宰

负郭高居昼不开,绕阶流水绿于苔。花前洗笔供诗画,马上敲门知客来。

深树流莺通宴席,碧香浮蚁滟春杯。官衙正在行军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应天长 访板桥旧院遗址。用康伯可韵

近现代周岸登

絮云翳日,烟柳断肠,羁游怕寻芳路。徐步青溪,不见春波照窥户。

愁红舞,哀燕语。漫笑我、老怀空负。念佳丽,藉甚当年,忏情无绪。

洞仙歌·迂翁年丈属题王石谷田居图,图为龚蘅圃侍御作

近现代袁荣法

清晖圣趣,一抹风光好。梦堕玲珑玉峰老。想山庄、红藕染遍前汀,香密处、酝酿诗情多少。

主人今健者,自拭缥题,时复裁冰写孤抱。似向画图中,商略烟云,描摩出、田居新稿。

长亭怨慢 夕阳

清代殷秉玑

看一角高楼红晕。望断遥天,画栏偷凭。柳外长虹,艳魂早已化秋冷。

落花三径。吹不去春风影。万古此茫茫,算多少英华消尽。

颂古四十五首

宋代释如珙

尘中辨主问岩头,心识如何曾得休。

鼻孔眼睛都要见,铜沙锣里满盛油。

题许宜之三诗卷 其二 文会堂

元代曹伯启

讲明圣学远方来,仁宅居安义路开。多少红尘名利窟,岁时相遇只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