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 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是中性词。。。。

拼音读音
拼音guó bì zì fá,ér hòu rén fá zhī
怎么读
注音ㄍㄨㄛˊ ㄅ一ˋ ㄗˋ ㄈㄚˊ,ㄦˊ ㄏㄡˋ ㄖㄣˊ ㄈㄚˊ ㄓˊ
繁体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例子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章:“一面看,一面想起四书上面‘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治国等。
※ 成语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的拼音、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怎么读由词典库成语大全提供。
在线汉字转拼音
※ 与(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相关的成语及拼音:
|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 眼空一世 |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 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 | 比喻机会难得,机不可失。 |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 鬼鬼祟祟 |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 | 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 纵横四海 | 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 |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最近成语拼音查询:
更多成语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