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词语解释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近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义词查询:
联盟的近义词(lián méng)
截至的近义词(jié zhì)
认可的近义词(rèn kě)
调查的近义词(diào chá)
战斗的近义词(zhàn dòu)
果然的近义词(guǒ rán)
初春的近义词(chū chūn)
顺利的近义词(shùn lì)
密切的近义词(mì qiè)
好久的近义词(hǎo jiǔ)
通常的近义词(tōng cháng)
封闭的近义词(fēng bì)
另外的近义词(lìng wài)
极度的近义词(jí dù)
未曾的近义词(wèi céng)
演奏的近义词(yǎn zòu)
风雨同舟的近义词(fēng yǔ tóng zhōu)
惩罚的近义词(chéng fá)
儿歌的近义词(ér gē)
起源的近义词(qǐ yuán)
结婚的近义词(jié hūn)
会谈的近义词(huì tán)
色泽的近义词(sè zé)
不好的近义词(bù hǎo)
作家的近义词(zuò jiā)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