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词语解释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近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义词查询:
历史的近义词(lì shǐ)
国家的近义词(guó jiā)
奖赏的近义词(jiǎng shǎng)
流民的近义词(liú mín)
灿烂的近义词(càn làn)
外传的近义词(wài zhuàn)
逼近的近义词(bī jìn)
心地的近义词(xīn dì)
欣欣向荣的近义词(xīn xīn xiàng róng)
演化的近义词(yǎn huà)
恰似的近义词(qià sì)
同僚的近义词(tóng liáo)
提醒的近义词(tí xǐng)
变成的近义词(biàn chéng)
文明的近义词(wén míng)
组成的近义词(zǔ chéng)
市面的近义词(shì miàn)
风雨同舟的近义词(fēng yǔ tóng zhōu)
儿歌的近义词(ér gē)
过期的近义词(guò qī)
干练的近义词(gàn liàn)
变色的近义词(biàn sè)
正色的近义词(zhèng sè)
披露的近义词(pī lù)
联合的近义词(lián hé)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shàn shí膳食
- xiǎn rán显然
- diǎn shēn qián典身钱
- shū shì舒适
- tiān wài yǒu tiān天外有天
- è bǔ恶补
- qiú lù jǐn球路锦
- lù jī路基
- yān mín烟民
- bù néng不能
- xīng fēng zuò làng兴风作浪
- kū kū tí tí哭哭啼啼
- zhǔ duì主队
- fāng gài方概
- zì qī qī rén自欺欺人
- jù yán具言
- dìng mìng bǎo定命宝
- bù guī不归
- líng tīng聆听
- qǐng xiān请仙
- jīn qì金砌
- zhěn cǎo枕草
- yǔ zhòng bù tóng与众不同
- shòu shū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