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

词语解释
母仪[ mǔ yí ]
⒈ 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⒉ 指作母亲的仪范。
⒊ 为母之道。
引证解释
⒈ 人母的仪范。多用于皇后。
引《<古列女传>小序》:“惟若母仪,贤圣有智,行为仪表,言则中义。”
唐 杜牧 《杜秋娘》诗:“﹝ 竇姬 ﹞误置 代 籍中,两朝尊母仪。”
明 张煌言 《建夷宫词》之八:“掖庭犹説册閼氏,妙选孀闺作母仪。”
⒉ 指作母亲的仪范。
引唐 赵璘 《因话录·宫》卷一:“﹝ 贞懿皇后 ﹞母仪万国,化洽六宫。”
宋 司马光 《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淑德、懿德 ……盖未尝正位中宫,母仪天下,配饗之礼,诚为未允。”
⒊ 为母之道。
引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墓志铭》:“妇道允谐,母仪俱美。”
明 杨珽 《龙膏记·宠赐》:“夫人 王氏,共传妇道母仪;小女 湘英,更喜天才国色。”
梁启超 《倡设女学堂启》:“是以三百五篇之训,懃懃於母仪;七十后学之记,腃腃於胎教。”
国语辞典
母仪[ mǔ yí ]
⒈ 为人母的典型轨范。
引《后汉书·卷一〇·皇后纪上·光武郭皇后纪》:「郭主虽王家女,而好礼节俭,有母仪之德。」
《三国演义·第四回》:「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
近母范
最近近义词查询:
送命的近义词(sòng mìng)
清洗的近义词(qīng xǐ)
震惊的近义词(zhèn jīng)
显露的近义词(xiǎn lù)
分身的近义词(fēn shēn)
黯淡的近义词(àn dàn)
遗憾的近义词(yí hàn)
一面的近义词(yī miàn)
质地的近义词(zhì dì)
借口的近义词(jiè kǒu)
吹打的近义词(chuī dǎ)
执掌的近义词(zhí zhǎng)
成就的近义词(chéng jiù)
声气的近义词(shēng qì)
伴同的近义词(bàn tóng)
平整的近义词(píng zhěng)
平生的近义词(píng shēng)
超级的近义词(chāo jí)
变色的近义词(biàn sè)
梦想的近义词(mèng xiǎng)
房主的近义词(fáng zhǔ)
电话的近义词(diàn huà)
立刻的近义词(lì kè)
消失的近义词(xiāo shī)
体制的近义词(tǐ z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