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耳
词语解释
牛耳[ niú ěr ]
⒈ 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郑玄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诸侯会盟时,割牛耳取血盛敦中,置牛耳于盘,由主盟者执盘分尝诸侯为誓,以示信守。参见“执牛耳”。
引《周礼·夏官·戎右》:“赞牛耳,桃茢。”
郑玄 注:“尸盟者割牛耳取血助为之,及血在敦中,以桃茢沸之又助之也。”
后用以指在某方面居于领袖地位的人。 宋 文天祥 《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向南恸哭》诗:“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清 冯桂芬 《洪鼎邮程诗思图》诗:“洪君 清才出吾党,文社儼推牛耳长。”
蒋同超 《挽丘沧海》诗:“七子天南绍 建安,当年牛耳执骚坛。”
国语辞典
牛耳[ niú ěr ]
⒈ 牛耳朵。
引《山海经·北山经》:「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
⒉ 古代诸侯会盟时,盟主割牛耳取血,分与诸侯宣誓,以表守信。后称居领导地位的人为「牛耳」。
引宋·文天祥〈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
近盟主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不时的近义词(bù shí)
流民的近义词(liú mín)
积累的近义词(jī lěi)
预备的近义词(yù bèi)
零乱的近义词(líng luàn)
保密的近义词(bǎo mì)
审查的近义词(shěn chá)
说笑的近义词(shuō xiào)
岑寂的近义词(cén jì)
黑压压的近义词(hēi yā yā)
扑打的近义词(pū dǎ)
战争的近义词(zhàn zhēng)
可有可无的近义词(kě yǒu kě wú)
格格不入的近义词(gé gé bù rù)
惊动的近义词(jīng dòng)
斤斤计较的近义词(jīn jīn jì jiào)
不够的近义词(bù gòu)
取缔的近义词(qǔ dì)
年纪的近义词(nián jì)
号角的近义词(hào jiǎo)
公子的近义词(gōng zǐ)
充塞的近义词(chōng sè)
厉害的近义词(lì hài)
充裕的近义词(chōng yù)
隐士的近义词(yǐn shì)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