觳觫
词语解释
觳觫[ hú sù ]
⒈ 恐惧得发抖。
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孟子·梁惠王上》
申大头觳觫惶恐,只是跪在地下磕头。——清·李伯元《文明小史》
英shake; tremble from fear;
引证解释
⒈ 恐惧战栗貌。
引《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指牛)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赵岐 注:“觳觫,牛当到死地处恐貌。”
《梁书·王僧孺传》:“解网祝禽,下车泣罪,愍兹奊詬,怜其觳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曾 觳觫哀啼,窜蹟无路。”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一:“俘虏是一位青年人,三十岁左右,一眼看去,倒也并不怎么猛恶,反而有点觳觫的神气。”
⒉ 借指牛。
引唐 皎然 《送顾处士歌》:“门前便取觳觫乘,腰上还将鹿卢佩。”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
元 翁合老 《春日田园杂兴》诗:“土脉正融催觳觫,林阴微合听钩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锦秋亭辨》:“人行其中,宛若画图,时见牧人簑笠御觳觫归村落间,邈然有 吴 越 间意。”
国语辞典
觳觫[ hú sù ]
⒈ 因恐惧而颤抖的样子。
引《孟子·梁惠王上》:「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只觉得他神气不好,十分疑惧,不免露出觳觫的样子来。」
最近近义词查询:
录用的近义词(lù yòng)
隐讳的近义词(yǐn huì)
作弊的近义词(zuò bì)
倾听的近义词(qīng tīng)
气势的近义词(qì shì)
旅行的近义词(lǚ xíng)
妻子的近义词(qī zǐ)
生平的近义词(shēng píng)
紧迫的近义词(jǐn pò)
生活的近义词(shēng huó)
期限的近义词(qī xiàn)
空气的近义词(kōng qì)
动作的近义词(dòng zuò)
喜悦的近义词(xǐ yuè)
明显的近义词(míng xiǎn)
抗命的近义词(kàng mìng)
时辰的近义词(shí chén)
隐居的近义词(yǐn jū)
气息奄奄的近义词(qì xī yǎn yǎn)
大哥的近义词(dà gē)
娘舅的近义词(niáng jiù)
小心翼翼的近义词(xiǎo xīn yì yì)
学问的近义词(xué wèn)
讲述的近义词(jiǎng shù)
起源的近义词(qǐ yuá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