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例
词语解释
成例[ chéng lì ]
⒈ 成形的做法;常规;先例。
例还按成例办。
英precedent; established rules;
引证解释
⒈ 犹先例,惯例。
引《周书·萧大圜传》:“昔 汉 明 为《世祖纪》, 章帝 为《显宗纪》, 殷 鉴不远,足为成例。”
明 袁宏道 《偶成》诗:“京师重拜客,酬答有成例。”
《清史稿·食货志一》:“列朝因时制宜,不拘成例。”
叶圣陶 《隔膜·一生》:“他们心里原有个成例:田不种了,便卖耕牛。”
国语辞典
成例[ chéng lì ]
⒈ 惯例、前例。
引《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昔汉明为世祖纪,章帝为显宗纪,殷鉴不远,足为成例。」
《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革陋规》:「凡所云陋规者,乃地方历来之成例,而非自我创始者也。」
例如:「援引成例」。
近老例 旧规
最近近义词查询:
命令的近义词(mìng lìng)
无法无天的近义词(wú fǎ wú tiān)
把握的近义词(bǎ wò)
选择的近义词(xuǎn zé)
命名的近义词(mìng míng)
挑战的近义词(tiǎo zhàn)
奖赏的近义词(jiǎng shǎng)
商店的近义词(shāng diàn)
初步的近义词(chū bù)
黯淡的近义词(àn dàn)
落网的近义词(luò wǎng)
身段的近义词(shēn duàn)
仁至义尽的近义词(rén zhì yì jìn)
供应的近义词(gōng yìng)
孩子的近义词(hái zǐ)
数目的近义词(shù mù)
精良的近义词(jīng liáng)
损坏的近义词(sǔn huài)
变成的近义词(biàn chéng)
合谋的近义词(hé móu)
主持的近义词(zhǔ chí)
扩大的近义词(kuò dà)
陌生的近义词(mò shēng)
乡镇的近义词(xiāng zhèn)
格格不入的近义词(gé gé bù rù)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