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

词语解释
通草[ tōng cǎo ]
⒈ 木通。
⒉ 即通脱木。
引证解释
⒈ 木通。
引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有细细孔,两头皆通,故名通草,即今所谓木通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集解﹞引 苏颂 曰:“古方所用通草,皆今之木通。”
⒉ 即通脱木。参见“通脱木”。
引元 杨显之 《酷寒亭》第二折:“这妇人生的通草般身躯,灯手样手脚。”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今之通草,乃古之通脱木也。 宋 《本草》:混注为一,名实相乱,今分出之。”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通草》﹝集解﹞引 苏颂 曰:“俗间所谓通草,乃通脱木也。”
清 夏仁虎 《旧京琐记·俗尚》:“仕宦平居多著靴,嫌其底重,乃以通草製之。”
国语辞典
通草[ tōng cǎo ]
⒈ 植物名。五加科通脱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树干直,全株有毛,小枝具有节状之叶痕,内具白髓。叶大而圆,呈掌状七裂,丛生于枝端。花小白色,花粉入药,花序呈直立圆锥状。果实球形,熟时成黑色。甚茎髓切成薄片,可代替纸使用,或制作装饰的工艺品,中医煎汁可供药用,具利尿及清凉解热和镇静之效。
英语rice-paper plant (Tetrapanax papyriferus)
分字解释
※ "通草"的意思解释、通草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草原人其实是运用了草原辩证法的高手,还特别精通草原的"中庸之道".不像汉人喜欢走极端,鼓吹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草原人善于把草原上的各种矛盾,平衡控制在"一举两得"之内。
2.当日上午,广州博物馆携手*弯蓪草文化艺术工作室,在镇海楼广场举办通草花卉DIY活动,展示濒临失传的通草花工艺的动人魅力。
3.比如,扬州的琉璃灯和通草花同样也属于工艺品,因为市场份额小,从业者收入微薄,因而缺少传承人,已经濒临失传。
相关词语
- yáo cǎo qí huā瑶草奇花
 - cǎo mù草木
 - cǎo běn草本
 - mù cǎo牧草
 - zhēn cǎo珍草
 - cǎo wā草洼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màn cǎo蔓草
 - cǎo chǎng草场
 - cǎo shèng草圣
 - cǎo dì草地
 - dú cǎo毒草
 - yǐ cǎo fù mù倚草附木
 - kāi tōng开通
 - yáo xiāng cǎo遥香草
 - shè xiāng cǎo麝香草
 - pí cǎo皮草
 - xiān cǎo仙草
 - pái cǎo xiāng排草香
 - cǎo yě草野
 - jī cǎo chí积草池
 - bì cǎo碧草
 - cǎo sǎ草靸
 - luò cǎo落草
 - dào cǎo稻草
 - yáo cǎo qí pā瑶草琪葩
 - yě cǎo野草
 - tōng cǎo huā通草花
 - tōng cǎo huā通草花
 - qīng cǎo青草
 - tōng lù通路
 - cǎo jiè草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