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

词语解释
惶恐[ huáng kǒng ]
⒈ 惶惧惊恐。
例惶恐饮药而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英terrified;
引证解释
⒈ 恐惧,惊慌。
引《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 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 建 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
《北史·长孙俭传》:“客人惶恐不敢仰视。”
沙汀 《凶手》:“当那青年走近他时,一种惶恐的颤栗,便又立刻通过他全身了。”
⒉ 惭愧、难为情。
引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説也惶恐,因为贫难,无以度日,要寻我妹子讨些盘缠使用。”
《三国演义》第六回:“术 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 孙坚。”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 李员外 也自知惶恐,不去叫他。”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四:“我是尽量地领教了各方面的朋友们的意见,使我感觉着有点惶恐的。”
⒊ 表示谦恭的用语。
引《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庚子,定太子见三师仪:……其与三师书,前后称名‘惶恐’。”
宋 曾巩 《答孙都官书》:“盛编尚且借观,而先以此谢。惶恐,惶恐。不宣。”
宋 苏轼 《与人书》之二:“辱示长笺,词旨过重,适少冗迫,来使不敢久稽,未及占词为答,想知照未甚讶也。惶恐,惶恐!”
国语辞典
惶恐[ huáng kǒng ]
⒈ 恐惧不安的样子。也作「皇恐」。
引《北史·卷二二·长孙嵩传》:「容貌魁伟,音声如钟,大为鲜卑语,遣人传译以答问。客惶恐不敢仰视。」
近恐忧 蹙悚
⒉ 惭愧。亦用以表示谦逊。
引元·范康《竹叶舟·楔子》:「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
英语terrified
德语Unruhe (S), erschreckte, erschrocken (Adj), unruhig (Adj)
法语effrayé, terrifié
分字解释
※ "惶恐"的意思解释、惶恐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我无法安心,恐惧追赶着我的脚后跟,惶恐将我包围。
2.她对这件事大惊小怪,惶恐不安。
3., “冬雷阵阵,夏雨雪”都是非同寻常的自然现象,今晚的雷声让网友有点惶恐,专家解释,11月打雷确实少见,但并不罕见。
4.生活,是初升太阳,红中带白,让人期待与希望;生活,是雨后春笋,绿意怏然,使人发奋与激动;生活,是阴云密布,漆黑一片,令人惶恐与不安;生活,是雪中梅花,雪白靓丽,促人顽强与拼搏。
5.总在快乐的时候,感到微微的惶恐.在开怀大笑时,留下感动的泪水.我无法相信单纯的幸福.对人生的起伏悲喜,既坦然又不安.
6.他们踏上台阶走进穿堂的时候,玛利亚一分钟比一分钟来得惶恐,连威廉爵士也不能完全保持镇静。倒是伊利莎白毫不畏缩。无论是论才论德,她都没有听到咖苔琳夫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足以引起她敬畏,光凭着有钱有势,还不会叫她见到了就胆战心惊。
7.身处一个行色匆匆的时代,有人不安,坐卧不宁;有人随俗,与世浮沉;有人惶恐,患得患失。
8.有勇气并不暗示惶恐不具有,而是敢面临惶恐、降服惶恐。
9.往事好像硬盘上一些听旧了的老歌,虽然已经陈旧了,甚至自己也厌倦了,但每次一翻听,好像总会到过去的日子。可惜自己已经不是过去的自己。这种反差有时候让人惶恐,有时候让人悲伤,甚至无所适从。
10.社会秩序不安定,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也会惶恐不安。
相关词语
- kǒng pà恐怕
 - rén xīn huáng huáng人心惶惶
 - kǒng lóng恐龙
 - huò kǒng或恐
 - kǒng jù恐惧
 - zhàn zhàn huáng huáng战战惶惶
 - zhèn huáng震惶
 - huáng jí惶急
 - huáng bù惶怖
 - jīng huáng wàn zhuàng惊惶万状
 - chàn kǒng颤恐
 - shēng kǒng生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jù诚惶诚惧
 - kǒng kǒng恐恐
 - yōu huáng忧惶
 - pà kǒng怕恐
 - chéng kǒng诚恐
 - kǒng fáng恐防
 - bēi kǒng悲恐
 - zhèn kǒng振恐
 - dān kǒng躭恐
 - kǒng shāng yǎ dào恐伤雅道
 - kǒng jì恐悸
 - zhēng qián kǒng hòu争前恐后
 - kǒng sǒng恐悚
 - huáng jì惶悸
 - huáng kǒng皇恐
 - zhēng xiān kǒng hòu争先恐后
 - zhàn kǒng战恐
 - dì kǒng第恐
 - xià kǒng吓恐
 - xī huáng恓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