蹊径

词语解释
蹊径[ xī jìng ]
⒈ 路径;办法。
例筑蹊径。——《晏子春秋》
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荀子·劝学》
只好另辟蹊径。
英path; way;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蹊逕”。
⒉ 指小路。
引《吕氏春秋·孟冬》:“备边境,完要塞,谨关梁,塞蹊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五:“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晋 张载 《七哀》诗之一:“蒙蘢荆棘生,蹊逕登童竖。”
南朝 齐 谢朓 《和徐都曹》:“桃李成蹊逕,桑榆荫道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牛至半途不循蹊径,负女渡岭驀涧,直入乱山。”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蜿蜒入杳渺,蹊径从何寻?”
⒊ 门径;路子。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独有此律,不谬蹊径。”
明 唐顺之 《卓小仙草书歌》:“虽然奔放不可覊,笔墨蹊径未尽遣。”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五:“又人学书……情景妙合,风格自上,不为古役,不堕蹊逕者,最也。”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西儒实学》:“大闢畴人之蹊逕。”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对于这样另辟蹊径的教育宗旨与方法,自己确有坚强的信念。”
国语辞典
蹊径[ xī jìng ]
⒈ 小路。
引《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急门闾之政。」
《晋书·卷八八·孝友传·庾衮传》:「杜蹊径,修壁坞。」
近门路
⒉ 比喻治学、做事的方法。
引《荀子·劝学》:「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
分字解释
※ "蹊径"的意思解释、蹊径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漫天剑气惊世骇俗,精妙绝伦的剑法出其不意,相对于古正、古锋这些剑道高手来讲,秦朗的剑法独辟蹊径、独树一帜,是他们所有人都没想到也想不到的。
2.他常常独辟蹊径,想出别人所不能想到的主意。
3.《日本的夜与雾》虽然是向阿伦·雷乃1955年的《夜与雾》致敬,却另辟蹊径,浑然自成,混沌的荷尔蒙气息中,电影内外的杀伤力不可估量。
4.而罗南城独辟蹊径,选择了隐忍并收集对他有用的东西,程家的犯罪证据,一旦小龙堂遇到机遇搭上了一个可以搞垮程氏集团的势力,就能够拿出份像样的见面礼。
5.累了,要好好休息;错了,别抱怨自己;苦了,是幸福的蹊径;伤了,懂得什么是珍惜;笑了,便会健忘哭泣;闷了,看看我的短信息。
6.而本文试图另辟蹊径,从微观的角度出发认为:与生产经营者一一对应,并水**融的消费者对产品市场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监督,才是解决假冒伪劣现象严重的现状的最为有效且最为持久的途径。
7.在待人处世中要低调,当自己处于不利地位,或者危险之时,不妨先退让一步,这样做,不但能避其锋芒,脱离困境,而且还可以另辟蹊径,重新占据主动。
8.一旦陷入困境,聪明的人不是一味地钻牛角尖,而是适时地另辟蹊径以谋求出路。
9.文章提出了五种寻找最佳视角的方法,即放眼全球,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受众,凸显人文关怀;小处着手,做到以小见大;独辟蹊径,敢于标新立异;反复比较,寻找最优视角。
10.萧规曹随固然省事,另辟蹊径却另有一番乐趣。
相关词语
- tú jìng途径
 - lù qī路蹊
 - jìng lù dāo径路刀
 - cǎi xiāng jìng采香径
 - jìng lù径路
 - lù jìng路径
 - xī jìng溪径
 - zhàn jìng栈径
 - jìng lì径历
 - jìng dào径道
 - jìng jiè径界
 - xiǎo jìng小径
 - jìng liú径流
 - niǎo jìng鸟径
 - jìng jì径迹
 - wài jìng外径
 - liǔ jìng柳径
 - shǔ qī鼠蹊
 - zǎo jìng枣径
 - jìng tú径途
 - lǚ jìng履径
 - táo qī liǔ mò桃蹊柳陌
 - tù jìng兔径
 - jìng xíng zhí suí径行直遂
 - zhú jìng竹径
 - qī dào蹊道
 - jìng shù径术
 - xián qī闲蹊
 - gāo jìng高径
 - huā jìng花径
 - jìng cùn径寸
 - yōu qī幽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