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注音ㄏㄨㄤˊ ㄏㄨㄤˊ ㄅㄨˋ ㄎㄜˇ ㄓㄨㄥ ㄖˋ
成语解释
惶惶不可终日
	
						
词性动词 
		   
		   
		                        
⒈ 形容心中惶急,觉得一天也过不下去。
⒈ 形容心中惶急,觉得一天也过不下去。
引王西彦 《古屋》第五部五:“在未得到最后结果以前,就惶惶不可终日,弄得寝食不安,形容枯瘦。”
马识途 《信念》:“我却因为处在他们文艺突破口的风头上,更是搞得惶惶不可终日。”
1.那次的印象也确是可怕和深刻的,行刑的第二天和许多天以后,主教还表现出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
2.东北抗日游击队神出鬼没,打得鬼子惶惶不可终日。
3.秦桧做贼心虚,惶惶不可终日,终于一病不起,于1155年10月一命呜呼,结束了罪恶累累的一生。
4.第一,不要惊慌失措,惶惶不可终日,因为失败不是意味着世界末日的来临。
5.这让我们惶惶不可终日,不能睡觉,不能干任何其他事。
6.夏红与张经伦相处中,渐渐发现他因资本积累期间犯有"不可告人的原罪"而惶惶不可终日。
7.听说农民起来造反了,乡下的地主和城里的绅士都吓得惶惶不可终日。
8.每个人都无比关注自己及至亲至爱之人心脏的健损,以至于稍有微疾便惶惶不可终日。
9., 恐惧实习生对将面临的实习生活感到极度的担心和害怕,由于不知如何面对而惶惶不可终日。
10.相反地,一天到晚情绪激动,一点风吹草动就急躁不安而惶惶不可终日,我们认为有这样情绪的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