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然

词语解释
荡然[ dàng rán ]
⒈ 放纵;无拘束。
⒉ 毁坏;消失。
⒊ 坦荡;宽大。
⒋ 空寂貌。
引证解释
⒈ 放纵;无拘束。
引《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论》:“鲁连 其指意虽不合义,然余多其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詘於诸侯。”
宋 苏洵 《诗论》:“吾法既已大弃而不顾,则人之好色与怨其父兄之心,将遂荡然无所隔限。”
明 王廷相 《慎言·御民》:“夫法以治之,而犹有意外之奸,况荡然自由乎?”
⒉ 毁坏;消失。
引《后汉书·党锢传序》:“朝野崩离,纲纪文章荡然矣。”
唐 白行简 《李娃传》:“岁餘,资财僕马荡然。”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沉溺逝波,莫知所届,文明真髓,顷刻荡然。”
⒊ 坦荡;宽大。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陛下迈踪古圣,荡然无忌,故虽敌国诽谤之言,咸肆其辞而无革讳。”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三:“﹝ 周太玄 ﹞昔标怀道之志,今见荡然之德,上合乾纲,下应地纪,依如仙格,合中品之上。”
宋 苏轼 《因擒鬼章论西羌夏人事宜札子》:“若非心服,则吾虽荡然开怀,待之如旧,能必其不叛乎?”
⒋ 空寂貌。
引《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十八界既空,一切皆空,唯有本心荡然清净。”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二折:“小生 马文辅,自从那日见了那小姐之后,朝则忘食,夜则废寝,其心荡然,如有所失。”
杨沫 《乡思的朝和暮》:“如今荡然的空场上,只留得他用来烤火的一个凹形大石钵。”
国语辞典
荡然[ dàng rán ]
⒈ 全部毁坏。
引《后汉书·卷六七·党锢传·序》:「其后黄巾遂盛,朝野崩离,纲纪文章荡然矣。」
清·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直岁大饥,乃荡然无所托命矣。」
英语vanished from the face of the earth, all gone, nothing left
分字解释
※ "荡然"的意思解释、荡然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遥想当年,初出茅庐,时空浩瀚,飘渺烟云,往日情,旧时爱,一切浮华尽甘其味;功名尘土,星月交辉,快意江湖如今烟灭灰飞;放眼望去,羽翼渐丰,棱角荡然无存。
2., 朝代更迭,曹操高陵标志物荡然无存,邺西沿漳群墓中哪一座是曹操陵墓,渐渐已无从指认。
3., 经过战乱,名园遗迹荡然无存,不禁感慨系之。
4.当又一个拂晓来临,他钻出地窖,踩着瓦砾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曾经庄严肃穆的教堂此刻早已荡然无存,箱箧,脏物乱七八糟的堆了一地,完全没有了昔日的风采。
5.圆明园昔日宏伟壮丽的景物已荡然无存。
6., 儿时的一些不快的记忆已经在我的脑海中荡然无存。
7., 所有这些导致政府的权威和纪律扫地以尽、荡然无存,终于引起社会动乱,使我们在天灾和外敌入侵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8.无论什么事,鞠躬尽瘁,均有限度,只能做到这样,如果还不够好,也只得作罢,怎可任人搓圆揉扁,尊严荡然无存。量力而为最好。亦舒
9., 看到他的生活这么艰难,我心中对他的憎恨顿时荡然无存。
10., 墓室内的地面上并排置放着两个石棺床,棺木及随葬品早已荡然无存。
相关词语
- jū rán居然
 - jì rán既然
 - mù mù rán木木然
 - lǐ suǒ dāng rán理所当然
 - xiǎn rán显然
 - jìng rán竟然
 - hū rán忽然
 - dāng rán当然
 - bì rán必然
 - mù rán木然
 - suī rán虽然
 - gǎn dàng感荡
 - yī mù liǎo rán一目了然
 - bù rán不然
 - zì rán ér rán自然而然
 - tiān rán天然
 - guǒ rán果然
 - hào rán浩然
 - è rán愕然
 - sè rán色然
 - yì rán jué rán毅然决然
 - dà yì lǐn rán大义凛然
 - hào rán zhèng qì浩然正气
 - jì rán寂然
 - zì rán kē xué自然科学
 - rán hòu然后
 - zhèn dàng震荡
 - dòng dàng动荡
 - huǎng rán dà wù恍然大悟
 - yī rán依然
 - jié rán bù tóng截然不同
 - xīn xīn rán欣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