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

词语解释
三戒[ sān jiè ]
⒈ 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色、戒斗、戒得。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妄出入、戒妄言语、戒妄忧虑。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引证解释
⒈ 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色、戒斗、戒得。
引《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得,贪得。”
汉 蔡邕 《司空杨秉碑》:“昔 仲尼 垂三戒,而公克焉。”
明 沉璟 《义侠记·取威》:“若要保残生,须是守咱三戒也。”
朱谦良 《感怀和病侠》诗:“书生自古崇三戒,侠士何时浄六根。”
⒉ 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妄出入、戒妄言语、戒妄忧虑。
引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杂识》:“齐斋 倪公 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言语、不妄忧虑。”
⒊ 三种宜加警惕的行为。戒大怒、戒大欲、戒大醉。
引清 沉復 《浮生六记·养生记道》:“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慾并大醉。”
国语辞典
三戒[ sān jiè ]
⒈ 戒色、戒斗、戒得。
引《论语·季氏》:「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汉·蔡邕〈太尉杨秉碑〉:「昔仲尼垂三戒,而公克焉。」
⒉ 不妄出入、不妄语言、不妄忧虑。
引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二〇·杂识》:「齐斋倪公三戒:不妄出入、不妄语言、不妄忧虑。」
⒊ 文章名。唐·柳宗元撰。分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部分,以寓言隐寓鉴戒之意。
分字解释
※ "三戒"的意思解释、三戒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2.卫生切要知三戒:大怒、大欲并大醉,……心诚意达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
3.人要如何才能成熟?时间会让人慢慢成熟,经历也会渐渐使人成熟,但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去掉你所有的依靠,并将不可承受的痛苦加诸于你,如果你不是无可救药,就定然会尝试着马上成熟起来,但这个过程很难很难……三戒大师
4.【女人九戒】一戒意乱情迷,二戒朝三暮四,三戒贪心虚荣,四戒重钱轻义,五戒小肚鸡肠,六戒好吃好穿,七戒说三道四,八戒生活无度,九戒撒泼野蛮。
5.秋水伊人,体贴入微,心得贴士,送给最爱的人。身心健康“八戒”:一戒过度忧虑,二戒过度高兴,三戒过度悲伤,四戒过度猜疑,五戒过度愤怒,六戒过度消极,七戒过度焦躁,八戒过度。
6.春节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小心着凉,再次关心你几句:要一戒脱衣,二戒晚归,三戒冷饮,四戒挑食,五戒冷浴,六戒酗酒,七戒登被子,八戒你明白了吗?春节快乐。
相关词语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ān zhì三至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sān shēn三身
 - sān guó yǎn yì三国演义
 - jù yuè sān bǎi距跃三百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义
 - sān guó三国
 - sān jié三节
 - sān bǎi qián三百钱
 - sān lǐ wù三里雾
 - shéng yī jiè bǎi绳一戒百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sān zhèng三正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sān sè三色
 - sān cì三次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两两
 - sān gū三姑
 - sān chǐ jiàn三尺剑
 - sān biàn三变
 - chéng yī jiè bǎi惩一戒百
 - sān píng三平
 - dì sān第三
 - shí sān食三
 - hé dōng jiè河东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