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虎

词语解释
伏虎[ fú hú ]
⒈ 降服猛虎,比喻战胜邪恶势力。
例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
英yield tiger;
引证解释
⒈ 蹲伏着的老虎。
引《荀子·解蔽》:“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
明 徐渭 《伏虎画赞》:“我观伏虎,曲蟠以枕。”
⒉ 制伏猛虎。亦比喻降伏凶人。
引明 沉璟 《义侠记·释义》:“因此上屈弓腰,舒猿臂;要降龙,思伏虎。”
《封神演义》第八二回:“伏虎降龙为第一,擒妖缚怪任纵横。”
陈毅 《悼罗炳辉将军》诗:“自有擎天手,伏虎又降龙。”
⒊ 即虎子。状似蹲兽的尿器。
引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道士便盛击鼓,召请诸神。魅乃取伏虎,于神座上吹作角声音。”
《骈雅·释器》:“伏虎、楲窬,溺器也。”
分字解释
※ "伏虎"的意思解释、伏虎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拼命付出,降龙伏虎。风雨无阻,终得财富。
2.西方世界到底是“叶公好龙”,还是要“伏虎降龙”,这个谜底恐怕再过十五年也未必能揭晓。
3.王军长自信地说“我没:有降龙伏虎的本事,但我有把这件事干好的把握。”。
4.听着,我要留着最后一口气传你半部教主功法‘震山伏虎拳’,你苦心孤诣日后必有所成,现下你羽翼未丰要在此藏器待时。
5.如今人民群众治山治水,真有降龙伏虎的本事。
6.王军长自信地说“我没:有降龙伏虎的本事,但我有把这件事干好的把握。”。
7.王军长自信地说“我没:有降龙伏虎的本事,但我有把这件事干好的把握。”。
8.王军长自信地说“我没:有降龙伏虎的本事,但我有把这件事干好的把握。”。
相关词语
- èr fú二伏
 - lán lù hǔ拦路虎
 - hǔ shì dān dān虎视眈眈
 - tǐ fú体伏
 - bái hǔ白虎
 - fàng hǔ yí huàn放虎遗患
 - fú xíng伏刑
 - lǎo hǔ老虎
 - zhòng hǔ tóng xīn众虎同心
 - fāng hǔ方虎
 - èr hǔ二虎
 - wú shēng hǔ无声虎
 - yǎng hǔ yí huàn养虎遗患
 - yǐn fú隐伏
 - chī mù hǔ wěn鸱目虎吻
 - mǎ mǎ hǔ hǔ马马虎虎
 - wēi jī sì fú危机四伏
 - hǔ hǔ虎虎
 - hǔ fú虎符
 - fú niú shān伏牛山
 - lǎo hǔ qián老虎钳
 - fú tè jiā伏特加
 - fú zhū伏诛
 - bái é hǔ白额虎
 - fú dú伏读
 - fú niàn伏念
 - chái hǔ sì nüè豺虎肆虐
 - bá hǔ xū拔虎须
 - kē fú磕伏
 - chái láng hǔ bào豺狼虎豹
 - píng fú屏伏
 - hǔ bào zhī jū虎豹之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