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

词语解释
激励[ jī lì ]
⒈ 激发勉励,使振作。
例老校长激励新校长不要紧张。
英urge; enconrage; impel;
⒉ 传递动力使其作功或活动。
例此脉冲就会激励安装在车库中的设备,使门自动地启开。
英actuate; excitation;
引证解释
⒈ 激发鼓励。
引《六韬·王翼》:“主扬威武,激励三军。”
《英烈传》第十四回:“太祖 又説:‘此举非独崇奬 常将军,正以激励诸将。’”
杨朔 《潼关之夜》:“她的丈夫几次激励她说:‘勇敢点吧!你该作大众的母亲,不要作一个小孩的母亲。’”
⒉ 犹斥责。 《后汉书·袁安传》:“司徒 桓虞 改议从 安。太尉 郑弘 、司空 第五伦 皆恨之。
引弘 因大言激励 虞 曰:‘诸言当还生口者,皆为不忠。’”
国语辞典
激励[ jī lì ]
⒈ 激发、鼓励。。也作「激厉」。
引《英烈传·第一四回》:「此举非崇奖遇春,正以激励诸将。」
例如:「激励人心」
近勉励 鼓励 鼓舞 激发
分字解释
※ "激励"的意思解释、激励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 jí lì极力
- jí lì吉利
- jī lǐ机理
- jī lǐ肌理
- jī lì肌力
- jì lǐ祭礼
- jī lì肌栗
- jī lì饥疠
- jī lì饥沴
- jī lí饥黎
- jī lì积力
- jī lǐ积理
- jí lí棘篱
- jī lǐ积李
- jì lì继立
- jì lǐ记里
- jī lì激厉
- jí lì疾疠
- jǐ lì戟吏
- jí lí疾犂
- jī lǐ稽礼
- jí lí疾棃
- jī lí羁离
- jí lì疾力
- jí lì疾吏
- jī lì击戾
- jí lì疾厉
- jī lì机利
- jí lì及利
- jí lì疾戾
- jī lì激历
- jì lì骥枥
- jī lì激力
- jī lí笄纚
- jì lì觊利
- jí lǐ辑理
- jī lì鸡栗
- jī lì毄力
- jí lí瘠漓
- jí lì即立
- jī lǐ缉理
- jí lǐ吉礼
- jí lì瘠立
- jí lì佶傈
- jí lǐ籍礼
- jì lì悸栗
- jī lì跻厉
- jí lí螏蟍
- jí lì楖栗
- jì lì计利
- jì lì寂历
- jí lí蒺蔾
- jì lǐ纪理
- jī lì几利
- jì lì纪历
- jí lì楖枥
- jì lí季厘
- jì lǐ寄理
- jí lì嫉盭
词语组词
造句
1.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常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名言鞭策激励自己。
2.搞笑的短信,记录生活的幽默;典雅的短信,挥洒文字的精彩;鼓励的短信,激励生命的勇气;祝福的短信,快乐朋友的心情。愿好朋友天天快乐,永远开心!
3.教师基于他教导学生的道义上的权利,对学生怀着真挚诚恳的感情,这正是激励学生要实现成为一个好人的志向的生气蓬勃的力量。真正的教育者很少直接对自己的学生说:你们可要成为好人啊。学生是从教师深厚而真挚的感情中体会到他的善良用心的。
4.从古到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探险家,他们上天入地走南闯北,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紧闭的门窗,让我们知道了世界上许多的秘密。探险家的故事充满着传奇色彩,他们的精神激励着后人。
5.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不屈不挠,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熏陶和激励。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7., 黄河用铁一样的身躯保卫着中华民族。多少年来,外国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陷入危险之中的时候,是它浊流宛转,奔腾不息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从不退缩,敢于胜利。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护盾。黄。
8.更多类别世界动物日祝福短信(67)春分祝福短信(184)唯美英语短信(26)平安夜祝福短信(266)爱己日祝福短信(26)小年祝福短信(165)中秋节祝福短信(237)激励短信(73)大暑祝福短信(285)双十祝福短信(32)大寒祝福短信(284)情话短信(155)元宵节祝福短信(277)立夏祝福短信(64)校庆祝福短信(120)万圣节祝福短信(282)姐妹节祝福短信(26)要发日祝福短信(43)小寒祝福短信(241)学雷锋纪念日短信(24)
9.更多类别建党节祝福短信(195)表白短信(155)立夏祝福短信(64)世界心脏日祝福短信(60)全国土地日祝福短信(57)消费者日祝福短信(123)久久节祝福短信(26)小年祝福短信(165)生病问候短信(99)激励短信(73)经典祝福短信(275)世界艾滋病日祝福短信(87)爱己日祝福短信(26)誓要爱祝福短信(30)就爱你祝福短信(6)处暑祝福短信(180)大暑祝福短信(285)双十二祝福短信(197)得子祝福短信(257)大寒祝福短信(284)
10.一方面,基于知识产权客体知识产品的公共产品特性而有必要赋予知识产权人对知识产品以独占性的专有权,以禁止或限制不劳而获的搭便车行为,维系对知识创造活动的激励与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