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王:指周王朝;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出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基础信息
拼音zūn wáng rǎng yí
注音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ˇ 一ˊ
感情尊王攘夷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加官进爵(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浪迹江湖(意思解释)
 - 色飞眉舞(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尾生之信(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尊王攘夷的意思解释、尊王攘夷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催人泪下 | 催:催促,促使。形容事迹十分感人,使人不禁流下眼泪。 | 
| 物尽其用 | 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 |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 逢人只说三分话 | 逢:遇见。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 |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 花拳绣腿 | 比喻只做些表面上好看实际上并无用处的工作。 |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