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从我手里得到的东西,又从我手里失去。比喻兴败无常或得失相抵。
出处《梁书·邵陵王纶传》:“高祖叹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
基础信息
拼音zì wǒ dé zhī,zì wǒ shī zhī
注音ㄗˋ ㄨㄛˇ ㄉㄜˊ ㄓ,ㄗˋ ㄨㄛˇ ㄕ ㄓ
感情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自我得之,自我捐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乐道安命(意思解释)
- 富贵不淫,威武不屈(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擦肩而过(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反老还童(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自我得之,自我失之的意思解释、自我得之,自我失之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无法无天 |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
春风风人 |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死不开口 | 至死也不说话。指缄口不言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辞喻横生 | 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 |
千里命驾 |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抗尘走俗 |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