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郐而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表示自此以下的不值得评论。同“自郐以下”。
出处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大规模搜集民歌问题》:“太史公的观点是反统治者的,所以《史记》所提供的史料,比《汉书》可贵,后来的史官更是自郐而下了。”
基础信息
拼音zì kuài ér xià
注音ㄗˋ ㄎㄨㄞˋ ㄦˊ ㄒ一ㄚˋ
繁体自鄶而下
感情自郐而下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不值一提。
近义词自郐无讥、自郐以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意思解释)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意思解释)
 - 快心满志(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知其不可而为之(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屡试不爽(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自郐而下的意思解释、自郐而下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斗筲之人 |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 白发苍苍 | 苍苍:灰白色。形容年迈而头发花白。 |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 胜友如云 |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 薪尽火灭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灭了。比喻死亡。 |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 
| 忠果正直 | 忠诚果断,持正刚直。 |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 二缶钟惑 | 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 
| 弊多利少 | 指弊端超过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