铢铢校量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铢铢:分量极轻。指斤斤计较。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柳柳州》:“然荣辱得失之际,铢铢校量,而自矜其达,每诗不着此意,是岂能真忘之者哉!”
基础信息
拼音zhū zhū jiào liàng
注音ㄓㄨ ㄓㄨ ㄐ一ㄠˋ ㄌ一ㄤˋ
繁体銖銖校量
感情铢铢校量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锱铢必较、铢铢较量、锱铢较量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物美价廉(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零光片羽(意思解释)
 - 纵横开合(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气象万千(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过五关斩六将(意思解释)
 - 入文出武(意思解释)
 - 凿壁偷光(意思解释)
 
※ 铢铢校量的意思解释、铢铢校量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 火树银花 | 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 |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 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 拂袖而去 | 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形容因言语不合很生气。 |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 多情善感 |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 角巾素服 | |
| 反面无情 |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 时至运来 | 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 顾影自怜 |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