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台募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募:招寡。比喻广泛招纳贤士。
出处宋·范仲淹《帝王好尚论》:“汤五聘伊尹,文王躬迎吕望,周公握发吐哺以待白屋之士,郑武公好贤而诗雅歌之,燕昭王筑台募士而智者归之。”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tái mù shì
注音ㄓㄨˋ ㄊㄞˊ ㄇㄨˋ ㄕˋ
繁体築台募士
感情筑台募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全科人儿(意思解释)
 - 聋者之歌(意思解释)
 - 敌众我寡(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举重若轻(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风急浪高(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分门别类(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欺人自欺(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筑台募士的意思解释、筑台募士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逆道乱常 | 指违背道德纲常。 | 
| 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致:使达到;用:实际应用。 | 
| 居重驭轻 |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 挥霍无度 | 任意花钱没有节制。挥霍;亦作“挥攉”。摇手称挥;反手称攉。引申为任意花钱。度:限度。 |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 作壁上观 | 壁:壁垒;营寨周围的高墙。在壁垒上观看别人交战。比喻从旁观望;置身事外。 |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 
| 无计可施 |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