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肘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捉衿见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
例子只为一向窘迫,捉襟肘见,便东涂西抹不来,所以诸事胆怯。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七十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zhuō jīn zhǒu xiàn
注音ㄓㄨㄛ ㄐ一ㄣ ㄓㄡˇ ㄒ一ㄢˋ
繁体捉襟肘見
感情捉襟肘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非常贫困。
近义词捉襟见肘、捉衿露肘、捉襟露肘
俄语мыкáться в нищете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治丝益棼(意思解释)
 - 薪贵于桂(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二八佳人(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龙腾虎跃(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水中捞月(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白云苍狗(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狂风暴雨(意思解释)
 
※ 捉襟肘见的意思解释、捉襟肘见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恨铁不成钢 |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 苦中作乐 | 在困苦中勉强自寻欢乐。 |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 遁世离俗 | 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 口坠天花 | 据《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品》载,佛祖说法,感动天神,“六欲诸天及天子众,以天福力雨种种华: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于虚空中缤纷乱坠”,“天华乱坠满虚空,众香普熏于大会”。后遂以“口坠天花”喻指以夸诞之词动人听闻或以甘言骗人。华,同“花”。 |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 寥寥无几 | 寥:稀少;很少;无几:没有几个。形容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