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筋剥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
出处宋·苏洵《田制》:“吾之民反戚戚不乐,常若擢筋剥肤以供亿其上。”
基础信息
拼音zhuó jīn bāo fū
注音ㄓㄨㄛˊ ㄐ一ㄣ ㄅㄠ ㄈㄨ
繁体擢筋剥膚
感情擢筋剥肤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擢筋割骨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博通经籍(意思解释)
- 高蹈远举(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大失所望(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囊萤照雪(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离弦走板(意思解释)
- 正人君子(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升官发财(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擢筋剥肤的意思解释、擢筋剥肤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日月合壁 | 日月同时上升,出现于阴历的朔日。古人以为是国家的瑞兆。 |
| 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 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 自暴自弃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 举善荐贤 | 贤:胡才能,有道德的。保举推荐品德好、有才能的人。 |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 火烛银花 | 犹火树银花。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 赴汤蹈火 |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