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发文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出处《毂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例子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基础信息
拼音zhù fā wén shēn
注音ㄓㄨˋ ㄈㄚ ㄨㄣˊ ㄕㄣ
繁体祝發文身
感情祝发文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披发文身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释)
 - 有去无回(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闭关自守(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一寸光阴一寸金(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骄傲自满(意思解释)
 - 单刀直入(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遥遥无期(意思解释)
 - 皮松肉紧(意思解释)
 - 神魂颠倒(意思解释)
 - 古为今用(意思解释)
 - 专心致志(意思解释)
 - 夺其谈经(意思解释)
 - 黄卷幼妇(意思解释)
 
※ 祝发文身的意思解释、祝发文身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妖不胜德 | 比喻邪不压正。 | 
| 死脑瓜骨 | 不开通。 | 
| 白费心机 |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 长江后浪推前浪 |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 夜深人静 | 深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徒:空;羡:羡慕。坐着看那些钓鱼的人,空自有羡慕鱼儿的心情。指空想旁观不如实干。 |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