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止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知道满足知道适可而止。
出处《周书·萧大阛传》:“况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岂如知足知止,萧然无尽。”
基础信息
拼音zhī zú zhī zhǐ
注音ㄓ ㄗㄨˊ ㄓ ㄓˇ
感情知足知止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亭亭玉立(意思解释)
 - 一夕一朝(意思解释)
 - 臭名远扬(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苦口之药(意思解释)
 - 促膝谈心(意思解释)
 - 归马放牛(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分工合作(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羊质虎皮(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凡夫俗子(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知足知止的意思解释、知足知止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扫地出门 |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 | 
| 野心勃勃 |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 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 可想而知 | 想:推想。可以通过推想而了解真相。 |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 不到黄河心不死 |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 发号施令 |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 
| 度己失期 | 估计己经误了期限。 |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风声鹤唳 | 唳:鹤鸣声。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 
| 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 华不再扬 | 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