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谤莫如自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止:停止,平息;谤:指责。要阻止别人毁谤,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谚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斯言信矣。”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bàng mò rú zì xiū
注音ㄓˇ ㄅㄤˋ ㄇㄛˋ ㄖㄨˊ ㄗˋ ㄒ一ㄡ
感情止谤莫如自修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止谤莫若自修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学无止境(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直截了当(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饥不择食(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耳聪目明(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一览无余(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止谤莫如自修的意思解释、止谤莫如自修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 手下留情 | 下手处理事情时;留些情面;不把事做绝。 |
| 掉舌鼓唇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 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 兵无常势 | 兵:战争;常:常规、不变;势:形势。指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指根据敌情采取灵活对策。 |
| 推三阻四 |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 以毒攻毒 | 攻:治。用毒药治病毒。喻指用对方使用的厉害手段制服对方。 |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 麻木不仁 | 不仁:失去感觉能力。本指肢体神经失去感觉;对刺激没有感觉。形容思想不敏锐;对事物反应迟钝;漠不关心。 |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
| 踵趾相接 | 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