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夕不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朝:早晨。早晚都不懈怠。形容勤奋努力,孜孜不倦。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寡人愿事君,朝夕不倦。”
例子《魏书·王遇传》:“虽年在耆老,朝夕不倦,跨鞍驱驰,与少壮者均其劳逸。”
基础信息
拼音zhāo xī bù juàn
注音ㄓㄠ ㄒ一 ㄅㄨˋ ㄐㄨㄢˋ
繁体朝夕不勌
感情朝夕不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勤奋。
近义词孜孜不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改过迁善(意思解释)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逢人只说三分话(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无时无刻(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神采奕奕(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兵微将寡(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祝哽祝噎(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朝夕不倦的意思解释、朝夕不倦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 秋水伊人 | 指思念中的那个人。 | 
|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 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 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 官僚主义 | 指只发号施令而不考虚实际问题的工作作风,即当官作老爷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