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节死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坚守节操,为正义而死。
出处宋·苏轼《上皇帝书》:“前山阳亡徒苏令,纵横史士,临难莫肯仗节死义者,以守相威权素夺故也。”
例子杜子美《送严武还朝》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劝以仗节死义也。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八》
基础信息
拼音zhàng jié sǐ yì
注音ㄓㄤˋ ㄐ一ㄝˊ ㄙˇ 一ˋ
繁体仗節死義
感情仗节死义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引物连类(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谨小慎微(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言而无信(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捞一把(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弟子孩儿(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热气腾腾(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性命攸关(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意思解释)
 - 战不旋踵(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仗节死义的意思解释、仗节死义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灯蛾扑火 | 比喻自己找死。 | 
| 不折不扣 |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 紫陌红尘 | 紫陌:京城的道路;红尘:尘埃。指京城道上非常热闹,尘土飞扬。形容京城繁华或比喻虚幻的荣华。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 |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 一寸光阴一寸金 |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 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开张扬。 | 
| 无所用心 | 用心:动脑筋。指不动脑筋;什么事情都不关心。 |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 变态百出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