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阳鼙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例子吴恭亨《诸将》:“记谈好望风涛险,正及渔阳鼙鼓喧。”
基础信息
拼音yú yáng pí gǔ
注音ㄩˊ 一ㄤˊ ㄆ一ˊ ㄍㄨˇ
繁体漁陽鼙皷
感情渔阳鼙鼓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发生战事。
近义词渔阳鞞鼓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缝衣浅带(意思解释)
- 安适如常(意思解释)
- 外圆内方(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绳锯木断(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东扶西倒(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粗制滥造(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互通有无(意思解释)
- 各行各业(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风情月意(意思解释)
- 一条龙(意思解释)
- 春去冬来(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今古奇观(意思解释)
※ 渔阳鼙鼓的意思解释、渔阳鼙鼓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流言蜚语 |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
| 道骨仙风 |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 过门不入 |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 豁然开朗 |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心情十分舒畅。 |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
| 善自为谋 | 善于替自己打算。也指替自己好好地想办法。 |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