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战国策·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都不相让。渔翁来后把两个都捉住。比喻双方争执两败俱伤,便宜第三者。
出处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二折:“权待他鹬蚌相持俱毙日,也等咱渔人含笑再中兴。”
例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鹬蚌相持,自己渔人得利。”
基础信息
拼音yù bàng xiāng chí
注音ㄩˋ ㄅㄤˋ ㄒ一ㄤ ㄔˊ
繁体鷸蜯相持
感情鹬蚌相持是贬义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鹬蚌相争
反义词相辅相成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狐死首丘(意思解释)
 - 举世混浊(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难以置信(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惜指失掌(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匡谬正俗(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天网恢恢(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鹬蚌相持的意思解释、鹬蚌相持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 好说歹说 | 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 
| 见风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 
| 人才济济 |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 
| 忧喜交集 | |
| 上下其手 |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 漏洞百出 | 漏洞:不周密的地方;百出:形容出现次数很多。破漏的地方非常多。比喻说话、写文章或做事破绽很多。 | 
| 敏而好学 | 敏:聪明。天姿聪明而且喜好学习。 |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 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 望而生畏 |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 鲜血淋漓 | 淋漓: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形容鲜血流淌不止。 |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