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鳞一爪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例子批评陶诗,用的正是现在的语言,一鳞一爪,虽然不是全韵,表现着陶诗给予现代的我们的影像。(朱自清《日常生活的诗》)
基础信息
拼音yī lín yī zhǎo
注音一 ㄌ一ㄣˊ 一 ㄓㄠˇ
繁体一鱗一爪
感情一鳞一爪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残缺不全。
近义词一鳞半爪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屑一顾(意思解释)
 - 默不做声(意思解释)
 - 裾马襟牛(意思解释)
 - 盲人说象(意思解释)
 - 七搭八扯(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铁树开花(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将夺固与(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叫苦不迭(意思解释)
 - 过甚其词(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纷红骇绿(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来因去果(意思解释)
 - 貌合神离(意思解释)
 
※ 一鳞一爪的意思解释、一鳞一爪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逴俗绝物 | 犹言超世绝俗。 | 
| 落落大方 | 落落:坦率开朗;举止潇洒自然。形容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不拘谨。 |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 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 自力更生 | 依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获得生命。比喻依靠自己的力量使事业发展兴旺。更生:重新获得生命。 | 
| 蠢蠢欲动 | 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开始动弹。比喻敌人策划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 归马放牛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 婆婆妈妈 | 形容人动作琐细,言语罗唆。也形容人感情脆弱。 |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 战战业业 | 戒慎畏惧貌。 |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 比喻不要多管闲事。 |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 霜露之悲 |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 天相吉人 | 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