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包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总揽一切。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指台抹凳,担汤担水,一揽包收,多是他上前替力。”
例子幸得夫人贾氏才智超群,不但家务内政一揽包收,即张继在署演试兵将,惟仗帘内夫人照悉一切。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三十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yī lǎn bāo shōu
注音一 ㄌㄢˇ ㄅㄠ ㄕㄡ
繁体一攬包収
感情一揽包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大包大揽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躲躲闪闪(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初生之犊不畏虎(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三长两短(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稳如泰山(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色厉内荏(意思解释)
- 暴露无遗(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跃跃欲试(意思解释)
- 表面文章(意思解释)
- 报雠雪恨(意思解释)
※ 一揽包收的意思解释、一揽包收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革风易俗 | 改变风气和习俗。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
不过尔尔 | 尔尔:如此如此。不过如此而已。 |
四书五经 | 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 |
炙手可热 | 炙:烤。热得烫手。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爱才如渴 | 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表里如一 | 表:外表;里:内心。外表和内心一个样。外表与内部一致。形容人的言论、行动和思想完全一致。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迭床架屋 |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
胡支扯叶 | 见“胡枝扯叶”。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