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不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歉收。
出处《榖梁传·襄公二十四年》:“一谷不升谓之嗛,二谷不升谓之饥,三谷不升谓之馑,四谷不升谓之康,五谷不升谓之大侵。”
基础信息
拼音yī gǔ bù shēng
注音一 ㄍㄨˇ ㄅㄨˋ ㄕㄥ
繁体一穀不升
感情一谷不升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一谷不登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治丝益棼(意思解释)
 - 改过迁善(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防患于未然(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天昏地暗(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春风风人(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衣锦还乡(意思解释)
 - 光前裕后(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三十三天(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苟合取容(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一谷不升的意思解释、一谷不升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秋高气和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 书通二酉 | 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据说小酉山上石穴中有书千卷,相传秦人于此而学,因留之。见《太平御览》卷四九引南朝宋盛弘之《荆州记》。后因以此为喻。 | 
| 肝髓流野 |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 清清楚楚 | 清晰明白有条理。 |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 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