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灵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①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谓犀角上有纹,两头感应通灵,故以“一点灵犀”喻心心相印。②指聪敏。
出处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例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何玉凤立地回心,一点灵犀悟澈。”
基础信息
拼音yī diǎn líng xī
注音一 ㄉ一ㄢˇ ㄌ一ㄥˊ ㄒ一
繁体一點靈犀
感情一点灵犀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一文不名(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珠玉之论(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风虎云龙(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心小志大(意思解释)
- 鸡口牛后(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昏聩无能(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一点灵犀的意思解释、一点灵犀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 出头露面 | 在人多的场合公开出现;也指在众人面前出风头表现自己;又常因出现于公共场合而出名。还指出面活动、做事、讲话。 |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 光前启后 | 犹“光前裕后”。 |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 神经过敏 |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 久假不归 |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
| 留恋不舍 |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
| 入文出武 | 称人兼备文武之才,入朝为文臣,出朝为将帅。 |
| 来情去意 | 事情的内容和原因。 |
| 独占鳌头 |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
| 马龙车水 | 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
| 颜骨柳筋 | 见“颜筋柳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