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言行计从言行计从的意思
yánxíngcóng

言行计从



言行计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同“言听计从”。

出处《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

例子宋·司马光《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言行计从,人莫能间。”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xíng jì cóng

注音一ㄢˊ ㄒ一ㄥˊ ㄐ一ˋ ㄘㄨㄥˊ

繁体言行計従

感情言行计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言听计从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言行计从的意思解释、言行计从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倒背如流 能很流利地把书本、诗文或资料倒转过来背。形容读得滚瓜烂熟。
识文断字 知晓文字。
安内攘外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离经辨志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将计就计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零光片羽 比喻珍贵事物的一小部分。
大惑不解 惑:疑惑迷乱;解:理解。①原指最糊涂的人迷惑一辈子。后指对某事或情况怀疑;想不通;不可理解。
乌合之众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栋梁之材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白日见鬼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简明扼要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蹑手蹑脚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归十归一 谓有条有理。
路无拾遗 见“路不拾遗”。
挖空心思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民不畏死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团团转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大张旗鼓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徇私舞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光前启后 犹“光前裕后”。
国泰民安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淡泊:恬淡寡欲;宁静:安宁恬静;致:达到。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各行各业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室迩人遥 见“室迩人远”。
定国安邦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一鼓作气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人面狗心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