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九百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阳九: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阳九有天灾,百六有地灾。指灾厄之年。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予遭阳九之厄,百六之会,枯旱霜蝗,饥馑荐臻。”
基础信息
拼音yáng jiǔ bǎi liù
注音一ㄤˊ ㄐ一ㄡˇ ㄅㄞˇ ㄌ一ㄡˋ
繁体陽九百六
感情阳九百六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阳九之会、阳九之厄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命根子(意思解释)
- 功亏一篑(意思解释)
- 女娲补天(意思解释)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释)
- 迷而不反(意思解释)
- 旁若无人(意思解释)
- 力小任重(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靡所底止(意思解释)
- 物腐虫生(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凿壁借光(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辞简意足(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雄心壮志(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笑貌声音(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阳九百六的意思解释、阳九百六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积不相能 |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
一丝不苟 |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悬石程书 | 形容勤于政事。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冲锋陷阵 |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耳聪目明 | 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
满天飞 | 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
变态百出 |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