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不及行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言行不一。
出处明·薛瑄《薛子道论》:“言不及行,可耻之甚,非特发于口谓之言,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
基础信息
拼音yán bù jí xíng
注音一ㄢˊ ㄅㄨˋ ㄐ一ˊ ㄒ一ㄥˊ
感情言不及行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言不顾行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杀鸡取卵(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流离颠沛(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官僚主义(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狭路相逢(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惴惴不安(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忠果正直(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神经过敏(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言不及行的意思解释、言不及行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嘴里牙多 | 谑语,指会说话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 十全大补 | 药名。含有十种名贵的滋补药物。比喻某项方案或方法对事情有巨大补益。 |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 沤沫槿艳 | 沤:水泡;槿:木槿。晶莹的水泡,艳丽的槿花。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 |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 | 
| 一条龙 | 比喻事物首尾相连,排成一条连续不断的线。也比喻生产程序或工作环节上的相关联的连续。 |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 穷愁潦倒 | 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形容贫寒困窘,愁苦失意的样子。亦作“羁愁潦倒”、“潦倒穷愁”。 |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 张徨失措 | 见“张皇失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