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莸不同器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熏莸:香草和臭草。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出处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熏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例子明 何景明《咏怀》:“熏莸不同器,清淆本殊源。”
基础信息
拼音xún yóu bù tóng qì
注音ㄒㄨㄣˊ 一ㄡˊ ㄅㄨˋ ㄊㄨㄥˊ ㄑ一ˋ
繁体薰蕕不同器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近义词熏莸异器
反义词鱼龙混杂、熏莸同器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皆大欢喜(意思解释)
 - 屈指可数(意思解释)
 - 普天同庆(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视微知着(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珍楼宝屋(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马牛其风(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材雄德茂(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轻重缓急(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熏莸不同器的意思解释、熏莸不同器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 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 所作所为 | 指做的一切事情或全部行为。多指一些不好的行为。 |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 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 寸步不离 |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 
| 暮史朝经 |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 坏法乱纪 | 破坏法制和纪律。 | 
| 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 万里长城 | 指我国长城。也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现也比喻人民的军队。 |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 春冰虎尾 | 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 大腹便便 |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 
| 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