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过乎恭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行:所作所为;乎:相当“于”。所作所为过于恭敬。指恭敬过度。
出处《周易·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基础信息
拼音xíng guò hū gōng
注音ㄒ一ㄥˊ ㄍㄨㄛˋ ㄏㄨ ㄍㄨㄥ
感情行过乎恭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不声不响(意思解释)
 - 自暴自弃(意思解释)
 - 披肝沥胆(意思解释)
 - 价值连城(意思解释)
 - 空穴来风(意思解释)
 - 荒淫无耻(意思解释)
 - 断断续续(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异途同归(意思解释)
 - 胡子拉碴(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无稽之谈(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妙语连珠(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绝路逢生(意思解释)
 - 乱作一团(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留恋不舍(意思解释)
 
※ 行过乎恭的意思解释、行过乎恭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 长夜之饮 | 指通宵宴饮。 |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 穷家富路 | 指居家应节俭,出门则要多带盘缠,免遭困窘。 |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 举贤任能 |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 
| 极重不反 | 同“极重难返”。 | 
| 不费吹灰之力 |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不花一点力气。 |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 徇私舞弊 |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 千家万户 | 众多人家。 |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 无穷无尽 | 穷、尽:完。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