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刑肃物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以严刑使人恭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
基础信息
拼音wēi xíng sù wù
注音ㄨㄟ ㄒ一ㄥˊ ㄙㄨˋ ㄨˋ
繁体威刑肅物
感情威刑肃物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开源节流(意思解释)
 - 盲人说象(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肝胆欲碎(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到此为止(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满园春色(意思解释)
 - 皮笑肉不笑(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乐以忘忧(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无计可施(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首尾两端(意思解释)
 
※ 威刑肃物的意思解释、威刑肃物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 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 寸步不离 |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 鬼头鬼脑 | 形容举止诡秘;行为不光明正大或不正派。 |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 心小志大 | 办事小心,抱负远大。 |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 众所瞻望 | 瞻望:仰望。大家所仰望的。形容为大家所敬仰。 |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 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