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舟之鱼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能吞舟的大鱼。常以喻人事之大者。
出处《庄子·庚桑楚》:“吞舟之鱼,砀而失水。”《列子·杨朱》:“吞舟之鱼,不游枝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史记·酷吏列传序》:“网漏于吞舟之鱼,而吏治烝烝,不至于奸,黎民艾安。”
例子吾顿八纮之网以收之,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腮断鳍,颓然老矣。严复《论世变之亟》
基础信息
拼音tūn zhōu zhī yú
注音ㄊㄨㄣ ㄓㄡ ㄓ ㄩˊ
繁体吞舟之魚
感情吞舟之鱼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多用于比喻句。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话没说(意思解释)
 - 书通二酉(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易子而教(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恶衣恶食(意思解释)
 - 疙里疙瘩(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气味相投(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逢人说项(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无声无息(意思解释)
 
※ 吞舟之鱼的意思解释、吞舟之鱼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引物连类 |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它事物。 | 
| 阿谀奉承 | 阿谀:用好听的话讨好人;奉承:恭维;讨好。巴结拍马;说恭维人的话;向人讨好。 | 
| 嫁狗随狗 |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 连编累牍 | 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 |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 拔茅连茹 |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 粉墨登场 | 粉墨:搽脸和画眉的化妆品。指化装后登台演戏。比喻乔装打扮一番;登上政治舞台。也比喻在社会生活中扮演角色;像演戏一样活动。 |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 横七竖八 | 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 牛衣对泣 | 睡在牛衣里,相对哭泣。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