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恶相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同恶相助”。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
基础信息
拼音tóng è xiāng xù
注音ㄊㄨㄥˊ ㄜˋ ㄒ一ㄤ ㄒㄨˋ
繁体同惡相卹
感情同恶相恤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近义词同恶相助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逆道乱常(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满山遍野(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经纬天地(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有血有肉(意思解释)
 - 黄耳传书(意思解释)
 - 结缨伏剑(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胡支扯叶(意思解释)
 - 快人快语(意思解释)
 - 二三其意(意思解释)
 - 精明强干(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十八层地狱(意思解释)
 - 将错就错(意思解释)
 
※ 同恶相恤的意思解释、同恶相恤是什么意思由词典库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叶知秋 | 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比喻由细微的迹象可以预料出事物的发展趋向。 |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 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 明若观火 | 象看火那样清楚。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 |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 损人不利己 | 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 
| 安于现状 |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 谠言直声 |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 天网恢恢 |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 狂风暴雨 |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 迷迷糊糊 |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 
| 抗尘走俗 | 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 
| 置之度外 |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